世界屋脊多變的景色(西藏GradTrip篇二B)

, ,

西藏的美景確實是多不勝數、佛寺更是隨處可見。我佛系寫blog,從來沒打算如何整合內容,所以就將所有的照片,不論是山清水秀的、或是禿山枯草的都堆到一個blog 裡。或許將所有相片整合在一起,才是欣賞西藏之多姿多彩的最好方法吧。

上一篇就主要講到我們到頭幾天到拉薩和林芝的行程。在下半行程中,我們去了離省會拉薩更遠的日喀則和珠峰,以及是羊卓雍錯和納木措。

在展開正文之前,小編衷心感謝各團友把實現復興博客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特別感激熙樂同志對於本 blog 的無私付出與奮鬥;不忘寫 troll blog 的初心之餘,也堅定帶領 blog 邁向新徵程丶全面落實建設本 blog 高質量發展丶增進各位讀者的福址。事不延遲,請繼續欣賞!

辦邊防證(DAY8)

到拉薩以外地區旅遊的旅客,不論是國內還是「港澳台」的人(好像沒有提及外國人),都要在出發前辦邊防證(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管理地區通行證)。這涉及種種地理位置的原因,也當然與當地歷史和政治息息相關;詳細背景大家可以自己了解了解。

所幸我們有旅程司機兼導遊·秦師傅為我們辦理相關證件,倒不用我們自己麻煩了。

我們當時去了附近的保育公園逛逛(忘了具體叫什麼名字),附近風景挺美的,應該是濕地,更目測河中有十五到二十隻小鴨。不過,較失望的是裡面遊人止步;或許,不讓你進去,才是最符合國情、最符合國家文明旅遊的做法吧。

我們一直在河邊走,旁邊草地上的灑水器💦在忙碌360度為周圍的花草澆水;惟灑水器的灑水半徑覆蓋了小徑,所以要趁灑水器在灑另一邊的時候十分狼狽的快快跑過,否則就會被迫降溫。

過了十分鐘左右,師傅帶來叫我們回去;我心想,這麼快就搞完邊防證?原來是有個 issac 漏了還房卡,所以要先回去還卡。

之後又在公園逛逛,這次打來真的要拿邊防證了。其實這個過程並沒有什麼特別,只是要大家留在車上,然後每個人讀出自己名字。到 brain 讀出自己的名字時(單柏嵐)(粵音:sin6;普音:shan4) ,邊防人員一如意料用面部表情說:「?」;此時 brain 要讀「單」(粵音:daan1;普音:dan1)……..(笑)

出發鑽(gyun1)山窿!

A photo in this story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是我們從拉薩到日喀則期間的一個景點。「錯」在藏語是「湖」的意思,『羊卓雍錯』這個漢詞實是藏語的譯音,其在藏語中的意思為「碧玉湖」。這個湖的面積和容量都十分龐大,所以我們駕車遊也花了四五個小時。

當然,一到達任何景區附近,就有掃黑辦熱烈歡迎我們來臨。從標語的內容來看,掃黑的內容也稍有變化,較早前在市區所見到的是抽象的「掃黑除惡」,現在所見的是「嚴厲打擊旅遊區欺行市、強買強賣、敲詐勒索等涉黑涉惡違法犯罪行為」,無疑更能對準景區的黑惡勢力!

另外一件趣事,是見到一班工人在旁邊的一塊空地上用一些貌似錘子的細小工具敲打石屎,不知在幹什麼呢?福廟即刻笑言這種狀況有點像「北韓式地盤」🇰🇵;惟我沒有拍照,之後如果在電腦中找到相關錄像,就放到 vlog 裡面去吧。

A photo in this story

上山沿途照片

這裡的路雖不能說是非常迂迴曲折,不過已經令大家興奮起來了。我記得這時候福廟 high 到開始播放蘇聯國歌。而車廂茶色的玻璃,除了令下面有些相片很黃,也仿佛令車子成爲一個disco,就像美國的游牧民族一樣在公路上奔跑!

值得一提的是,那條曲折的路環繞著山丘直上,沿途卻是沒有鐵欄護著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略有畏高症的我有些少提心吊膽。幸好司車的駕(飄)車技術高超,速度極快亦不失安穩。一羣剛畢業的傻子漫無目的在圍威喂(深感坐著前座的兩位團友姐姐覺得我們很煩)也許就是青春的印記吧。

Mars

我想讓各位讀者細看這張從高處俯視羊湖的全景圖之餘,也想記錄一下趣聞:前方積疊的石頭並非游手好閒的人所為,而是一群虔誠的佛徒為祈福的傑作。可惜我們某位手賤的團友(Issac)當石塔是保齡球樽,一下子投擲石頭將他們all-strike,恐怕未來會受到報應吧。

A photo in this story

5000尺上奔馳

一系列為大家拍的天人景合一獨照(毒照?!)

司機只給了我們15分鐘拍照,並不代表我們會就此罷休。在高昂的5000尺中,我們無懼高山症攀上高峰,呼吸清新稀薄的空氣。

Mars

另類的廁所革命(NSFW)

不要說我沒有提醒你這段是NSFW噢!

去到羊湖邊的時候,我們經歷另類的廁所革命。左圖所展示的是從裡面拍的,可見裡面這個黑漆漆的踎(mau1)廁十分環保🌳,既節約沖廁所水💦、又節約電燈能源💡,直接由下處採光!不過現在想一想,如果一不小心將手機掉到裡面去,還真是糟糕呢😂。

右圖則展示廁所後面的大坑,相信清潔人員不時也會有從這裡清理糞便。從圖看不到的,就是那陣強烈的臭味💩和多隻(可能上百隻)飛來飛去的蒼蠅。

如你對下圖感到不安,請在 fb 給多我一個 like,或在此 blog 上按 “enjoy”!

不過還是看回清秀的湖水吧!如果之後出 vlog 的話,你就會看到我們每當到有水的地方時,就是玩片石仔。(最高記錄由gau wong六次創下,有人能破到嗎?)

A photo in this story
更更高,更高,高
A photo in this story
帥氣的Brian Ye

如何避免超速駕駛?

之後又再次上路啦。眼利的你請留意下圖的右下角有一系列的監控裝置;是智能人臉識別系統嗎?不是(希望不是,但應該也是)。這一排閉路電視和顯示屏;閉路電視應該是有測速的作用,而顯示屏則是用作顯示超速車輛的車牌和超出時速,警告司機和其他道路使用者。

有趣的是,香港採用雷達測速器來量度「instantaneous speed」,而大陸則採用「區間測速」,即規定每一部車輛在經過某一區間路段時,必須花費「average speed」或以上的時間,違者可遭檢控(比如說,在一段數公里的random山路上,就可能有規定每輛車都必須用30分鐘或以上的時間行駛,因為若你能在30分鐘以下的時間經過此路段,你顯然就是超過了平均車速)。

看似無懈可擊的測量方法背後,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從師傅口中得知,每個熟手的師傅都會以遠超平均車速的速度高速馳騁於區間路段之上,然後計好時間在區間中的「風景位」或「廁所位」停留,停到足夠時間再deja vu出區間路段,以此避免超速駕駛。

Harold
A photo in this story

而説著説著,又到下一個休息站啦!這裏應該比之前海拔高很多,所以也開始見到一些雪山,雖然這些雪應該不是長年積雪。

A photo in this story

這些休息站除了讓我們舒根活絡之餘,也是拍照的好機會!

藍出於青

藍色的油漆,倒特別顯得格格不入。

Tourist Mode

還是忙著拍照的我們更顯得格格不入?

初心?使命?

你不忘你的初心,我也不忘我的初心;你牢記你的使命,我也牢記我的使命。

美國西部風情?

這個地方難得這裡一個標語也沒(我好像在西藏幾乎沒有見過一條沒有標語的道路,或是沒有任何宣傳海報的白牆),不禁令人聯想起美國西部、加州內陸的外貌。唯一有點格格不入的,是河水綠的很,顏色跟路邊的那些綠欄杆差不多。

我們一直猜測,這些湖水會不會是混有了copper,cobalt之類的transition metal ions,不然實在不可能在保持清澈的同時顯現出如此碧綠的顏色。

Harold

North Face 廣告

這天,ricky 剛好全身都是米色,顏色完全吻合周邊的禿山,而他這一身裝扮更是僅差一頂帽子就要幾乎變成一個美國西部牛仔;再加上這個站姿,完全拍得上 timberland, north face 那些運動/行山品牌的廣告呢!

A photo in this story
真心J出血。

樂與頹

留下來的人 vs 離別的人?

A photo in this story

繼續上路

路上繼續樂或頹。

不搞「顏色革命」,只搞「黑白革命」

這一系列的照片都是當天影的,其中山脈這幾張更是原本就用黑白影的。除了山脈以外,我更貼了一系列以黑白呈現的「顏色革命」標語。這個反襯,充分展示了國家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對於黨建、教育、環境和維穩工作的核心價值,叫我們即使在路途上也要牢記著!

A photo in this story

在臨到日喀則的一段時間前,竟然看到久違的 solar cooker,不愧是 science in action!平常在 physics 堂裡只是看關於 solar cooker 的影片,這次見到一個真的 solar cooker!

A photo in this story

第二天我們繼續前往珠峰大本營,繼續在318國道上路。這張相片不禁令我想起:

漫漫前路有幾多風光 一一細心賞
為甚留步回頭望一望 心中一片迷茫
默默看看天際白雲蕩 就像你我志在四方
但願與你歡笑地流浪 挽手他鄉闖一闖

徐小鳳 ,漫漫前路

318國道5000KM點

318國道🛣這條公路從上海人民廣場出發,終點是西藏的中尼友誼橋,而這個休息站就剛好是從上海出發5000km里程碑。不過師傅指出公路近幾年來某些路段被拉直,所以實際里數應該更小。不管怎樣,這也是一個有趣的休息站;既第一次試食羊奶雪糕(好像跟平常的雪糕沒有太大差別),又可以見到牧羊人領著綿羊🐑過馬路。難道羊奶雪糕中的羊奶真的是從這個羊群的羊擠出來?

A photo in this story
A photo in this story

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育區

先看牌坊的附近。

在這個大名鼎鼎的珠峰景區入口,當然不少得掃黑除惡的蹤影啦!值得留意的,是這裡的標多了提及環境意識,非常配合國家環境保護方針。不過,令我撓(ngau1)頭的是,標語叫村民「保護美好家園」,但偏偏就是要將標語橫掛在門口前面?難道是用標語代替木門,就像日本人有時用布做門?

這裹的廁所⋯⋯嗯,還不算最差

Mars
A photo in this story

繼續行車幾十分鐘,就到了景區的正式入口。不過,再進去之前,大家留意到這張相片有什麼怪異呢?

A photo in this story

答案是裡面的警車🚓,和豎立的交通警👮都是假模型。這些假模型在沿公路多處出現,應該是警告超速車輛,不過對於已經熟悉路況的師傅而言,這些模型已經失去了任何阻嚇作用。

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公園

又有另外一個牌坊。中國旅遊局真的十分擅長製造旅遊景點,滿足現代人打卡的願望!

Ricky以最抵價錢用鴨療街$10太陽眼鏡(還騙他是香港限量品),與當地居民換取三條項鍊,恐怕他回到村莊會以為自己執到寶,高價賣掉。

Mars
A photo in this story
A photo in this story

這張相是沿路下車影的,是師傅幫我們影的。不知為什麼這時 harold 相機的鏡頭蒙了,所以沒法把顏色好好還原出來。雖是如此,黑白的相片將我們跟本來就是黑白的路融合在一起。

A photo in this story

全景圖集

接下來我們上到觀景台,讓大家盡嘆一下喜馬拉雅山脈的全景圖!最左的就是珠穆朗瑪峰(Mount Everest🏔)。

這些路才真正算是迂迴曲折的山路,從地圖上看更像是一系列的大腸和小腸。不過從相片中未必能留意到的,是這些路並不是特別斜,香港很多路一定比它斜,如司徒拔道,或Yanni的性取向。

Mars

秦車身有提到過,這條路上有多達200多個彎,我們一開始還在播著deja vu享受飆車的快感,但上到半路,看見逐漸減少的公路圍欄、破損的公路圍欄、消失的公路圍欄,我們很快就開始熬底,遂改播較chill的country road或Thomas and Friends OP 以緩解緊張的氣氛。

Harold

觀景台

佈滿風馬旗的觀景台。奇怪的,是連這裡這麼冷也有老人來賣東西;畢竟還是旅客區最容易賺錢吧!

在這見識了西藏大媽層出不窮的推銷手法,一纏(先是無止境地叫你祈福,即使你是基督徒),二罵(指責你不尊敬老人家,區區小錢也不肯施捨),三上吊(哭著跟你說自己沒了這筆錢不行)。有些大媽更私闖我們的旅游車,幸好Harold中氣十足一吼「滾」,終於將這群窮追猛捨的大媽趕走。也許是我不懂民間疾苦,但為了幾塊人民幣而捨下尊嚴,真的值得嗎?

Mars

到達大本營

這裏其實不是大本營,而是離大本營數公里的絨布寺招待所。我們在出發後才得知大本營早在上年就禁止遊客進入了,原因是「為落實2018年國家“綠盾”行動相關要求,切實保護好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從即日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旅遊。」(tibetvista, 2019)

我們在預訂行程的時候,行程表寫我們會在這裡住「帳篷」,因此我們全都嚴陣以待,帶好多個睡袋&尿袋以備不時之需。我們在準備的時候一邊緊張著,一邊卻也在期待著,導遊提到可以幫我們改住招待所(即旁邊的酒店狀物體),我們都堅決say no。殊不知到達之後,所謂的「帳篷」卻遠超我們所料(見右下圖):不但有電、有火、有牢固的防風設施,更有酥油茶和早晚飯招待,甚至有wifi。

Harold

據導遊說,只需食啖牛冀便能驅頭痛暖身子。

Mars

我們都是坐不住的人,來到大本營(偽)後,當然要先到處逛逛。此時已經逐漸變得十分冷了,也開始感到空氣稀薄了。(不過最後還是沒有人用氧氣筒)

感謝 brain 幫忙拎相機!🙏

A photo in this story

日落

八點半吃完飯以後,我們出來看日落🌄問為什麼西藏這麽遲才日落?一來是西藏緯度(latitude)高,令日照時間長;二來,即使西藏的經度(longtitude)跟尼泊爾等國家相約,但由於中國實行統一時區政策的關係,西藏時鐘也會比尼泊爾「行快兩個鐘」。

此時的風越來越大了,我們也「各出奇招」,有的開始相擁取暖,有的開始做熱身boxing,較醒目的則早已躲在了山頂建築物(如西藏電視台信號站)的後面…

Harold

到大約9點左右,我們終於如願看到日落了。

A photo in this story

HAROLD (+亂入氂牛)特輯

照片中的我戴了口罩。這當然不是因為我病,而是為了擋風、禦寒:夜晚時分的寒風直接刮到臉上,會讓人有鼻子快被刮掉的錯覺。

值得一提的是,沒有口罩的yanni選擇了使用一次性內褲充當禦寒衣物。具體的做法就是把內褲以底部朝前的方式套在臉上。什麼?你問我為什麼這麼珍貴的景象沒有相片留底?你也不看看這是誰的blog?

Harold
A photo in this story
A photo in this story
A photo in this story

趕緊在最後一束光消失前拍照!

A photo in this story

晚安!

這晚感覺很冷,甚至感覺比之前去尼泊爾露營冷,或許是這次低估了天氣寒冷,穿不夠吧(幸好沒有病)!(不過由於山上異常乾燥,下山後倒是有喉嚨乾裂的感覺。)本來出來看星星,可是一看到月亮這麼光就心灰了,拍了數張相片就算了。不過,無可否認的,是這種情況下的星空還是比城市裡被光污染的夜空好。

是夜,我和chris和mars在一個帳篷,餘下的團友則在另一個帳篷。在那個帳篷中,只有Yanni一人在3點左右的夜裡起了床,其餘的團友全部都冧(lum3)嗮,任由yanni播了幾分鐘的鬧鐘也沒有起床睇星。

我們這邊卻不同:我們在入睡前早就約好,三點半必須起床看milky way,唔睇正衰仔。在深夜三點半,我們全都如約踏出了溫暖的帳篷,朝寒冷的山路走去。

一開始在營地附近的時候,我們幾乎只能夠看見黯淡的月光,星空的清晰程度比我校屋頂還要遜色,好失望。可是,博學的chris卻很快提出這應該是營地的主燈太亮,導致我們的瞳孔無法捕捉到星空那微弱的光源,要想睇星,必須走到原處主燈照不到的地方。我們將信將疑地走到了我們之前拿來拍日落的公路處,果然如他所說,看到了更清晰的星空。

我們才剛歎息自己沒有天文知識,無法鑒賞星空之美,一位微胖,高大,滿臉胡茬的大叔就在路上與我們不期而遇。他說自己是從東北過來的,已在這裡幾天,今晚卻忽然睡不著覺,便出來散步。既然我們有相遇的緣分,那就一起走走吧!聊開後,才發現他對觀星頗有涉獵,一路上為我們指了幾個星座,更說今天剛好快到滿月,月光太強,歎息我們為何今天才到,不然定能看到更美麗的星空。

Harold
A photo in this story

回日喀則(DAY10)

翌日早上,不知道是因為位置的問題,還是太遲起床的關係,所以沒法看到日出,所以不多久以後我們就出發回程去。

我們回程的時候有經過另外一個珠穆朗瑪峰國家公園🏞️的石碑。眼利的你能看到這塊石碑有什麼特別嗎?

A photo in this story

答案是”Mt Qomolangma” 的背後深深烙印著“Mt Everest”的字跡。不知道這是政治、文化、還是歷史方面的原因,逼使當局改變國家公園的英文名稱?

或許這涉及種種因素,但從字面上看,Everest 在英文有”the highest point, apex or climate”的意思(Merriam-Webster,2019),”Qomolangma”則是藏文譯音,意思是「聖母峰」。因此,從譯音出發或許的確更貼切西藏的文化。

根據維基百科,各地對珠峰的稱呼如下:

回途的風景差不多,不過正因如此,所以我也更多留意沿路的標語。

再來一輯黑白相片。

A photo in this story
A photo in this story

當晚我們吃了尼泊爾式晚餐,例牌都是叫了幾壺酥油茶。在西藏和附近的高原地區中,酥油茶十分流行,因為它有防止高山症的作用。然而,最近回港再次喝酥油茶,已經失去了當時在西藏喝的風味,反而覺得它太甜;或許,我的味蕾只嚮往曾經新奇的味道吧。

綜觀全團的所有美食,總算試過一系列的美食,包括藏餐、尼泊爾餐、火鍋🍲、燒烤、「偽川菜」、川菜和蘭州拉麵🍜。何謂「偽川菜」?偽川菜是指我們團中的團餐,因為師傅是成都人,只要我們沒有特別要求,就會帶我們到路上的川菜館用膳;

惟他知道我們不吃辣/吃辣的能力很廢(yanni/brain),因此為我們叫的「川菜」往往是西紅柿炒蛋(番茄炒蛋)這些典型的住家菜😂(與香港番茄炒蛋的唯一區別就是他們會落大量的油去炒,十分月巴。)。

Harold

說起我們團中幾乎每天都吃的番茄炒蛋🍅🍳,究竟深受我們喜歡的番茄炒蛋這道「神菜」源自哪裡呢?

關於這道菜的最早記載,是農學家邢錫永於1935年在民國雜誌《園藝》上發布了一篇文章,題為《番茄之營養價值及其主要加工與烹調法》;其中寫道:

“油烙番茄片,去皮切片,用油烙加雞卵食之。”

仔細研究,可能有兩個途徑產生番茄雞蛋這道菜:

第一個途徑:番茄炒蛋是中國吃貨對西方菜的改良。

1824年,美國主婦瑪麗·倫道夫的食譜中記載著一道“番茄蛋捲”的做法:將12個大番茄去皮切碎,在平底鍋中放入牛油、鹽、胡椒、洋蔥丁煎香,隨後放入番茄。等到其果肉糊爛成醬之時,打進6個雞蛋,迅速攪拌成一張蛋捲,隨即裝盤上菜。

雖然這道菜將番茄與雞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但是番茄在其中依然只是扮演著一種類似醬汁的角色,與中國的番茄炒蛋沒有任何淵源關係。所以,這個說法很難成立,畢竟中餐、西餐的思維方式,差別太大。

第二個途徑:番茄炒蛋是中國的吃貨從傳統美食汲取的靈感。

在番茄炒蛋之前,也有一道神菜,廣泛存在於中國老百姓的餐桌上;那便是時至今天仍然很流行的韭菜炒蛋。

也許正是不知道哪一天,中國廚師想將韭菜炒蛋裡的韭菜索性換番茄試一試。沒想到,竟然酸甜可口、十分美味。

摘錄自曉鵬觀察,2017

四年後重溫此段所謂的「blog 所容許的發揮空間」,發覺自己的blog真的寫得點離開正題,不過幸好今天不用再讀ib中文,作文不存在離題扣分 !

A photo in this story

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半天遊(DAY11)

這天早上,我們主要就是去了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對於我們而言,它就是日喀則版的布達拉宮,唯一不同的是這裡的宗教氣息更為濃厚,身邊聽的大部分是藏語而非漢語,可見宮的大部分來訪者都是本地信眾而非外地旅客。對於想要體驗“西藏深度游”的人士,日喀則顯然比拉薩更能讓人感受到當地的人文風情和宗教氛圍。

再加上我們去的日子是藏曆四月的最後幾天所以宮十分擠,比我們之後去的布達拉宮逼好多倍。藏曆的四月有何特別呢?詳請我忘了,但我記得四月於藏傳佛教而言是一個神聖的月份,做什麼善行或惡行的果報都會雙倍成長,相傳月中其他日子的果報會有更高倍率成長。

這個月份是叫「薩迦巴瓦節」,而我們去到寺廟的時候正好是該節日的deadline,傳說在這個節日期間所修的福報都是雙倍計算的,所以參拜佛寺的信徒會比平日更多;佛教徒也這麼jew的嗎?

Harold

下面全景圖見到有些虔誠的佛教徒磕藏頭,他們除了五體投地之外,口裡也不斷練咒,旨意是與佛相融,融為一體;他們相信一世人至少要磕十萬次頭才算虔誠。磕頭者男女老幼皆有,縱使磕頭磕得灰頭土臉、一身灰塵,也依然故我。

他們手戴護具,膝著護膝,前身掛一毛皮衣物,塵灰覆臉,沿著道路,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信徒們遵循這樣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勢,口中念念有詞,多為誦六字真言,讀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教密宗的“真寶言”(似漢地佛教徒常誦的“南無阿彌陀佛 ”。一邊唸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在此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不斷。

百度全科, 2019
A photo in this story

對於我們而言,裡面看到的主要是各種佛像和九、十、十一世班禪的相片。因為裡面不准拍照的關係(用相機拍照每張以驚人的20美元計),所以我拍的主要是外面的建築風格。可見宮的建築像布達拉宮或大昭寺一樣都是以紅、黃(金)、白色為主。

A photo in this story

混雜不少小鮮肉和尚

A photo in this story
A photo in this story

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麼,但我們當天遇上一眾班禪在宮中練武術和念經,當中還多次聽到鞭子的聲音🤭(少林寺練功現場?)。或許我們可以下去參觀,但我們實在無法在如此多人的情況下穿過一層又一層的宮殿到達底層。

到訪那天是佛戎(?我忘了名字)的最後一天,「中國式排隊」的現象也表露無遺。在人群洶湧相互推擠的情況下,我們以其人之身還以其人之道,來過反插隊。Nga身位,擋人這些基本的不用說了,最後來過一字排,霸氣盡露。

Mars

又再次坐長途車回拉薩……

西藏的景點大多都很天然很漂亮,很值得一看;最大的問題就是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距離太長(西藏太大了),導致一天十小時的車程很可能只能夠換到一小時的參觀,對於我們的腰腿、我們的心神,與及肚痛的issac來說,都是長時間的煎熬。

Harold
A photo in this story

全個旅程都沒有留意,原來掃黑辦在路上一直與我們同行!(圖為我們的旅遊車🚙)

話說有一次我們停在路邊的時候啊,忽然有一名男子帶著女伴站在車門前不遠處,用右手指著我們發笑。男子的神態和姿勢,顯然都對我們很不尊重;我們仔細一聽,才發現他在用廣東話說我們的車好迫,好ghetto。他很明顯沒有惹人厭的自覺,也很明顯以為我們不懂廣東話,才越說越大聲,越說越high:直到他發現全車人都在睥(be1)著他的時候,他才發覺自己已經舐(laai2)嘢了。接受我們全體三百六十度無間斷的眼神粗口(及可能聽得到,可能沒聽到的言語粗口)後,男子和女伴灰溜溜地走了,其後與我們在某休息站廁所再次重遇的時候,神情更是尷尬到了極點(福廟說我們要是在之後的行程又再「巧遇」,就必定會用藏刀刺殺他)。我們團友一致地為他取了一個親切的外號:______。

Harold
A photo in this story

這晚去了拉薩的一個新旅館,我們住在四樓,竟然同層有間房的房號是6666?而且,84原來並不是指我們住在84樓,而是酒店為了迎合中國人喜歡「8」字,所以每個房號前也加一個8號,居然整個旅途的酒店都是這樣的。

順帶一提,很多大陸酒店的Wi-Fi都是88888888(8個8),如急需Wi-Fi又想博彩的就試一下

Mars
A photo in this story

納木錯

DAY 12。「納木錯」是「上天之湖」的意思,在西藏文化里有著神聖的意義。

真大媽

郊外捕獲真大媽「大」字型拍照!

假大媽

做出心底真實的大媽模樣!

真可愛

小棉羊可愛的模樣背後,可能受包蟲病纏身,一患上就有排你玩lu

肝区隐痛,上腹部饱胀感、消化不良、消瘦、 贫血 、肝大、上腹部包块等。肺囊型包虫病有胸部隐痛、刺痛、胸闷、咳嗽、气短、 咯血 ,有 时随痰咳出粉皮样内囊碎片或子囊,或在痰液镜检 时发现原头节的头钩。

萬能Baidu
A photo in this story
A photo in this story

假綿羊

這些其實是羚羊!

在鐵路旁遇上青藏鐵路火車,不知是哪裡開來呢?

A photo in this story

剛到納木錯的入場處,居然見到一隻羚羊跑進來了。

另外,我記得我們在這裡等了很久,因為舊 wong 去了接近半個小時廁所。深深記得他選廁格選了很久,然後為免自己身上的任何一部分沾到滿載的便器,把一切會揈(fang4)的身外物交給 harold;在那樣的踎(mau1)廁上踎這麼久,不愧是真佛徒!

(有關「揈」這個字,歡迎閱讀毛孟靜的「名人教英文 – 吊吊fing = fling?揈!」

毛孟靜
A photo in this story

進入如旺角般多人的景區!

A photo in this story

當天的天氣算是變幻莫測,落了幾陣驟雨,算是全團天氣最差的一日(不過降雨量也是不夠香港多)。

這張氂牛與海的相片看落很有意境,不過你看不到的是周圍都是一隻一隻的氂牛這樣頹在湖邊,旁邊站著合作社的商人叫你去與牠們拍照,任君選擇與哪一隻拍照。

有生物的地方就有排洩物,排滿湖邊的氂牛,腳下就是排滿湖邊的_____。這使得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神聖的「天之湖」旁邊有著多得嚇人的蒼蠅。

Harold

同樣,騎馬的服務也是合作社包辦,看一下宣傳海報,不愧是將騎馬的健康功效吹得十全十美!

在這裹第一次體驗冰雹,一開始還覺得挺有趣,硬弸弸的冰粒在掌心中裹化成水滴,但後來發現被冰雹擲中真的很痛⋯⋯

Mars
A photo in this story

獨照集

沒有拍照的人大概都是去了湖邊拋(pauu1)/擲(zaak6)/丢(diu1)/掟(deng3)/揼(多音字,讀deng1)/撇(pit8)石仔。這是全團繼 nutmeg brain 之後最常見的娛樂活動。

上回山上,又是截然不同的景緻。

A photo in this story

道別跟我們在迂迴曲折的車路上 skrr 盡多日的秦師傅……

Mars:事後才得知秦師傅是個斷指神俠,不知是否被「暴徒」 咬斷了手指?

A photo in this story

告別西藏,衝上雲霄(DAY14)

我們雖然買的是西藏到香港的機票,不過機票上寫的是我們的轉乘點成都。

到達成都,這條廣告隧道有很科幻的感覺。

A photo in this story

應該是因為拉薩飛成都是內陸航班,成都飛香港是國際航班,所以我們要自行取行李並再次辦登機手續。果然,這次的安檢🛂嚴格多了,要左右腳輪流單腳企,也有親切的安保大媽摸勻你的全身上下。

A photo in this story

午餐吃了一個蘭州牛肉拉麵。雖是十分好味,不過湯的油多到影出來有個很大的倒影。

一個字,辣。吃完得烈焰紅唇。

Mars
A photo in this story

再上雲霄

眼見澳門的三條跨海大橋,就知道即將回到香港了。

A photo in this story

進入香港空域🇭🇰

長州(賓客人數多)。

Mars
A photo in this story

西貢。

A photo in this story

沙田人見到沙田感到特別澎拜!

A photo in this story

抵達香港機場。

這是我們全團最後一張合照,有望我們這個組合在不久的將來、或是很久的將來,有緣再會!

A photo in this story

去了兩個星期旅行後回到家裡,不禁心想:家的感覺🏠,真好!

A photo in this story

後續計畫?

正在摘寫下一篇blog 當中。計畫餘下內容只分成兩篇,不過應該:

(篇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篇– 概看西藏無所不在的標語(暫緩)

(篇四)雜物篇(壽終正寢)

此外,我還打算將旅程所錄影的短片砌成一個vlog 。(更troll 內容,切勿錯過!)

A photo in this story